劳模教育

|   劳模篇   |   劳模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刘向兵:【卷首评论】让劳动教育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重要论述,重申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丰富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工作目标体系,也对高校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新任务、新课题。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结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是关乎国计民生、强国富民的大事;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美育,劳动教育是构建全面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当代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客观需要,是解决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的一剂良药。

 

  近年来,各地各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要求,在宣传引导上,我们要向大学生讲清楚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明确劳动的复杂构成及关系,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与个体劳动、有偿劳动与公益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和不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等入手,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劳动、更加热爱劳动;讲清楚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结合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需求,着重加强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在工作部署上,我们要着力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同化的劳动教育格局;着力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开好劳动教育课程;着力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观广受尊崇的校园文化,强化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着力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范畴。广大青年学生要坚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信心和决心,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也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培育劳动情怀,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时代也是当代大学生努力奋斗、驰骋梦想、激扬青春、奉献祖国的时代。有理由相信,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必能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插上翅膀,使他们真正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和受益者,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引领者,成为劳模精神的践行者和创造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作者刘向兵: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校长、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