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献礼70周年校庆,提高学术校庆的学术气氛,由科研处牵头的出版物与学术活动组陆续组织出版了校庆系列出版物《中国劳模口述史》、《劳动的名义》、《新时代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劳动改变中国》以及《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
1.《中国劳模口述史》
2018年3月,《中国劳模口述史 (第一辑)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为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委组宣部常务副部长。作为庆祝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建校70周年暨举办劳模本科教育25周年的重点出版物,该书精选17位全国劳模的故事萃集成册,由劳模本人亲口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以独特视角展示贴近现实生活、在大众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的形象。全书25万字,90多幅照片,16开全彩印刷。
本书第一次以口述体的形式展现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劳模们崎岖坎坷的心路历程,富有创新性。口述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注重田野调查工作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2.《劳动的名义》
2018年5月,《劳动的名义》一书公开出版发行,此书是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为庆祝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建校70周年而组织编辑的,主编为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广大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的内容和大众化传播方式传播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英才的一次尝试。本书的编写出版也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精神、响应号召的一次具体行动。本书共分“传播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和“培育劳动英才”三部分。
3.《新时代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2018年9月,《新时代工会工作改革创新》一书出版,此书是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为庆祝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建校70周年、献礼中国工会十七大而组织编辑的,主编为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会长屈增国,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中国工会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发挥;二是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会工作;三是新时期产业工人工会工作建设改革;四是工会工作理念与方式方法创新。面对新时代职工队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阶层复杂的劳动关系,中国工会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履职尽责,如何调整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如何参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及网络平台就业如何影响传统劳动关系等问题,本书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与建议。
4.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
2018年12月,《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公开出版发行,主编为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兼经管系主任燕晓飞教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在《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7)》的基础上,在内容和结构上做了补充与调整,以便更准确、全面反映新时代中国职工队伍的基本特征。《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8)》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5. 《劳动改变中国》
2019年1月,《劳动改变中国(1978-2018)》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为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政办副主任彭维锋教授。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以鲜活自然、客观严谨的笔触,以纵向的时间线索为主线,以时代氛围和热点现象为背景,以40余万字的厚重篇幅,通过特定时空中的年度劳模人物,生动讲述改革开放以来40余位全国著名劳模吴仁宝、袁隆平、张瑞敏、柳传志、鲁冠球、屠呦呦、孔繁森等全国著名劳模特别是十余名“改革先锋”的劳动创造史和卓越奋斗史,整体性呈现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而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时代,以劳动故事反映国家发展变迁,讴歌劳动改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充分凸显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观,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也充分总结了“如何从平凡成就卓越”的奋斗真谛。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