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人文素养良好、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古今中外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立足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文化与传播互相支撑,技能与素养并重。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党政机关,出版传媒机构、文化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单位,工会等群众社团组织的行政、宣传、教学、研究工作。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9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其中教授1位,副教授5位。

雷世文,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研究、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学术著作有《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鲁迅研究大纲》《民国媒体文学的兴起》《鲁迅文化观略论》等。在《北京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中国文化研究》《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人民日报》等媒体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

解文超,副教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历史学。有《先秦兵书研究》《明代兵书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核心论文约三十篇。

孔敏,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有《唐代小说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唐诗精读》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东岳论丛》《红楼梦学刊》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专业核心课程;《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红楼梦》等专业任选课程;元典导读、社会科学方法总论等通识课程;诗词格律与创作、摄像与编辑等实践课程。


学科特色及优秀毕业生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立足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文学规律和理论建构。与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互为支撑,形成既有经典传统学科基础、又能适应当代社会的注重文化传播功能的学科特色。

匡济远:2021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于晓霞,2021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现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高悦坤,2021届毕业生,现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偰扬笛:2022届毕业生,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仁萨卓玛:2022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现在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杨桥峰:2023届毕业生,现在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任职公务员。

姬旭阳:2023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现在北京市大兴区兴丰街道综合办公室任职公务员。

路冕:2023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人民政府党群工作办公室任职公务员。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